经济发展,能源先行。在稳增长、促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南宁市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电网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扎实推进农网升级改造工作,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助力产业兴、百姓福。
2021年,南宁市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石漠化片区、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农网建设,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桂发改投资〔2021〕363号)文件精神,在隆安、上林、马山三个县累计投入14679万元,开展152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有效解决该区域供电半径和供电质量问题,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达到99.645%(同比提升0.17%)、99.67%(同比提升0.18%)、99.58%(同比提升0.28%);进一步满足县域用电潜能释放需求,售电量分别为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41%)、5.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9%)、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8%)。
电力十足照亮搬迁居民“新居美梦”
一座座崭新的高楼排列有序,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平坦清洁,一间间明亮的产业车间机器轰鸣……,这是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板伏扶贫安置区的真实写照。该安置区是马山县最大的贫困户异地安置点,安置着从边远山区搬迁来的造册贫困户5000余户2.5万人口。
“搬迁前以前我们村办酒席时三四个电磁炉同时开都用不了,如果在家里加工大米,其它的电器也都不敢开。现在搬进了新房子,使用家电不愁用南宁隆安那桐金穗农业火龙果基地,同时开好几样都可以。”一提起用电的事,户主潘忠掩不住内心的感慨。
自扶贫安置区建设以来,已投入105万元用于加强安置区配套电网建设,建立了马山供电局合诚服务站,将供电服务前台延伸到家门口,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供电服务。搬的出,还要住的下,富的起。2021年,先后有25家扶贫产业车间落户安置区,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指导南宁供电局迅速行动,仅用一个月就将原先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增容至515千伏安,确保扶贫安置产业和2.5万人民生用电无忧。
“现在生活好了,安置区村委还腾出一间房子给我办起了电商,通过线上带货直播销售山里的农特产品,月收入也有6000多元。”望着40米大道两旁一排排整齐明亮的安置房,还有被服厂、电子厂、纸盒厂等一栋栋扶贫产业车间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潘忠说道。
农网改造助力特色产业“点石成金”
有了电网作为坚强后盾,现如今南宁市上林、马山、隆安等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按照“依托农业、发展工业、带动特色服务业”的思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拓宽了农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在隆安县那桐镇,火龙果种植可谓是当地村民的“聚宝盆”南宁隆安那桐金穗农业火龙果基地,作为隆安县火龙果种植主要区域,不少万亩火龙果种植企业均落户这里。“政府鼓励我们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而火龙果的生长对电力十分依赖,需要大量的灯火进行补光才能加速生长促进增收。”那桐片区金穗公司浪湾火龙果基地承包户介绍,当前,隆安县已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种植总面积超过7万亩,其中5万多亩的基地采用补光、自动滴灌技术,这些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
“由于火龙果种植用户激增,且种植过程中补光时间集中、用电集中,同时开灯补光,对配网线路是极大的考验”南宁隆安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马剑平说,该局将火龙果产业供电保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大力进行电网改造,换大导线后,建成5回10千伏线路,新增变压器容量8750千伏安,大大提升了片区供电能力。全力支持那桐镇金穗、龙穗等15余户企业的火龙果种植生产冷冻仓储用电需求,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电力赋能乡村龙头企业“壮大兴旺”
随着农网改造的不断深入,电网建设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步显现。上林县抓住农网改造这一契机,扶持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谋划好更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作为当地的龙头产业,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拉岜庄的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的发展也得益于农网升级改造带来的实惠。合作社目前已经成为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牧禽畜生态工程种养立体化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打造了集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农业观光的生态产业链。
负责人苏达谋介绍,合作社中580多亩农业种植基地的浇灌设备、78亩鱼虾养殖基地的打氧设备、300平方米加工制作间的饲料搅拌机都离不开电。尤其是鱼虾养殖过程中,虾苗对于温度和水中的含氧量都更为敏感,投入的水中增氧设备以及鼓风机成倍增加,对于24小时供电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发展改革委深入上林县指导供电企业实地了解该合作社的用电需求,并于2021年4月启动了澄泰站10千伏大坡线与大龙湖站10千伏云灵线环网工程项目。随着2021年9月项目建成,达谋合作社再也不用为扩大规模而发愁。“我将继续把产业做大做强,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未来企业的健康发展,苏达谋信心满满。
下一步,南宁市仍将进一步开展县域配电网建设,计划2022年投入1.117亿元,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补齐中压网架薄弱、超长线路供电、自动化水平低、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不高等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优质电力。(能源科)
2021年6月19日,在隆安县宝塔至城北双回路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及监理核对现场工作任务。
2021年11月10日,上林县35千伏明亮站10千伏明龙线罗勘支线改造工程建成投产。
这篇文章出自 南宁夜生活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